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时期,虽然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局面,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时期,虽然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19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材料三:安史之乱,摧毁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2)简单概述安史叛军的进军路线?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1)原因:开元末年以后,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安史叛军从河北南下,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3)影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开元末年以后,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依据所学可知,755年安史叛军从河北南下,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3)依据材料信息:安史之乱,摧毁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可知,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组有关唐朝人口的统计数字,分析后回答问题。

(1)唐朝初年,人口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人口统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从755年到760年短短的5年时间,人口数为何会急剧减少?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唐朝灭亡 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黄巢建立政权 安史之乱爆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人物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是(  )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黄巢

D. 朱温

 

查看答案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 “开元盛世”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C.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