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 文明交流 B. 民族融合 C. 习俗差异 D...

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 文明交流    B. 民族融合

C. 习俗差异    D. 国家冲突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结果。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5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 埃及文明    B. 巴比伦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希腊文明

 

查看答案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的作者张程将隋帝国从胚胎孕育到盛极一时、最后势力星散的全过程娓娓道来。请你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昙花王朝》第一部分第二章:转瞬而成的统一 

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比陈叔宝的靡靡之音要难对付得多。因此,(杨坚)定下先南后北的策略……(灭陈后)统一天下。

(1)杨坚建立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

《昙花王朝》第二部分第三章:开皇盛世

开皇十二年(592年),户部奏称:“天下府库都藏满粮食布匹,无法接纳新的物资。许多物资只能堆积在廊庑之下。”杨坚下令赶造新的仓库来容纳绢匹……天下富足,仓库难以承载赋税物资的盛况只在七百多年前的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出现过。那是一个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因此,史家将杨坚统治时期称为“开皇盛世”。

(2)杨坚统治时期,出现“开皇盛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昙花王朝》第三部分第五章:王朝的形象工程

当东都洛阳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的时候,杨广又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赶赴规划中的运河沿线。……被征发的民工有超过一半死在了运河工地上。

(3)从“一百多万”和“一半”这两个数据分析,杨广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查看答案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下面这些材料是某中学的同学们搜集到的,请你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材料一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时期

隋建立之初

隋文帝末年

人口

3 100多万

4 600多万

垦田

1 900多万顷

5 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2)上面两幅图片都与哪位皇帝有关?他的这些行为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2)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查看答案

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隋朝灭亡的标志(  )

A.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B. 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

C. 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

D. 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