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摘编自《隋书》译文

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译文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的措施。

(3)概括材料三中往昔有哪些令杜甫难以忘怀之处。

(4)据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治国安邦的共同点。

 

(1)隋文帝;农业。 (2)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任用贤能,知人善任;推行改革: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地方各级官吏;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人口众多、粮食充足、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等。 (4)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可知,“皇帝”指的是隋文帝;积极采取并取得很好效果的是农业方面的措施。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人称他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为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唐太宗继位后,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够巩固。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那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因此,“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的措施有:任用贤才、精简机构、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3)根据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可知,令杜甫难以忘怀之处是:人口众多、粮食充足、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等。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治国安邦的共同点是: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科举制         ④军机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查看答案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查看答案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原因是(  )

A. 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 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D. 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大食,波斯,罗马)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