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之一,20世纪共发生了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之一,20世纪共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了“冷战”时期。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所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围绕什么问题形成的?有何影响?

材料二:1942年1月1日,以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

①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

②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

(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

材料三:1955年——1982年的欧洲

(3)材料三所反映的史实是什么?

(4)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确定一个共同的研究主题。

 

(1)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 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2)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3)“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或欧洲的冷战) (4)结盟与战争。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由此可知两大集团是围绕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霸权形成的;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由此可知两大集团的影响,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2)依据课本所学,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根据宣言的内容①②条,联盟各国联合起来,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3)依据材料三图中左上角图标:北大西洋公约组成成员、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再结合图中国家分布情况。反映了“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4)依据前面的材料一为争夺殖民地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导致一战。表达是一战前的军事集团和一战;材料二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保证了二战的胜利,表达是二战中的军事集团和二战;材料三是反映的是冷战中的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反映的是冷战中两大集团和冷战。由此确定三个材料的共同主题:结盟与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14世纪~19世纪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某班同学组织了相关实践活动,按研究主题分为3个小组。请你一起参加活动。

(1)第一组同学的研究主题是“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上面是他们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②           ;③           ;④          

(2)第二组同学的研究主题是“14世纪~19世纪的杰出人物”。上面是他们选取的4位人物。请你仿照示例,选取其中一位,介绍其主要贡献。

示例:瓦特,研制成功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的动力问题。

(3)第二组同学的研究主题是“材料与解读”。请你依据他们收集的两条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革命时代的法律规定: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可贵,西方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象他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摘自乔治·勒费弗尔《拿玻仑时代》

①材料一所列条文出自法国大革命中哪一文献?谈谈你对其内容的理解。

②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造成的两种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世界上存在各种文明,应该如何看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出要加强文明交流对话和包容互鉴,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土地属于国家;官僚贵族按官职、功勋授田;国家每6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继承;受田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1)以上内容出自日本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以中国隋唐为师,对于日本有何影响?

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领先世界进入工业时代。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法国首先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同一时期,德国的化学工业跃居世界第一,鲁尔区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些国家的学习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邻近英、法,也以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

——选自《一本书读懂欧洲历史》

(2)从材料二来看,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有何不同之处?

材料三:如果我将用于国家复兴规划的基本原则说出来,你们一定会感兴趣的。我确信,这将使各位更加清楚地认识到,3月4日以来通过的所有议案和法律不是众多松散方案的集合,而是一个联系密切的逻辑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早在就任美国总统以前我就确信,个人的、地方的甚至是各自为战的联邦政府的努力都已失败,此类努力的必要性终将失败。因此,联邦政府的全面领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成为必然。但是,这种领导发端于保持和强化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的信用,因为没有这种信用,任何领导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坚信所有勇敢和乐观的人都能够挺过这个冬天。我们不能再让美国面临无助的艰难局面了。是采取积极行动的时候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给了我们战胜失业的武器,就像我们用以消除童工时一样。……

——富兰克林•罗斯福“炉边谈话”1933年7月24日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据此推断,罗斯福新政借鉴了哪一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材料四:

(4)当今世界许多存在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任选一幅图片,指出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查看答案

下图主要反映的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

A. 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成就

B. 原子能领域的成就

C.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

D. 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经济体制的变化

C. 国家名称的变化

D. 政治体制的变化

 

查看答案

美苏“冷战”的原因,不包括

A. 法西斯被消灭,合作基础消失

B. 双方社会制度不同

C. 双方存在利益冲突

D. 柏林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