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下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90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年代末,围绕加入WTO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1)通过立法,避免企业盲目竞争;通过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表彰鼓励遵纪守法的企业。 (2)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或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每回答一个要点得1分,总分不超过2分) (3)改革都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改革有中央政府正确的领导;有制度的保障。 【解析】(1)根据材料一“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和“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的信息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立法,避免企业盲目竞争;通过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表彰鼓励遵纪守法的企业。 (2)依据材料二“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信息可知,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特点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改革都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改革有中央政府正确的领导;有制度的保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治是近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主流,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内容。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完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并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

(3)材料三内容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该如何“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查看答案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方军队大败南方叛军的地点:葛底斯堡

B.北方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里士满

 

查看答案

(1)观察下图请写出符合下列意思的地点的字母代号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地点  B.日本制造了中国30多万人被屠杀的地点

(2)仔细观察上图,指出抗战时期日军侵华方向。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残酷并且破坏力也更大。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840万人的伤亡数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人。其中苏联伤亡2000万人,中国伤亡1500万人,德国伤亡500万人,日本伤亡250万人,英国和法国伤亡100万人,美国伤亡30万人。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死于残酷的谋杀——他们由于种族灭绝、宗教矛盾、政治原因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而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给灭绝了。

——摘自《全球通史》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B”;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C”。

(1)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力更大,伤亡人数更多。   (     )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将近五分之四的人死于残酷的谋杀之中。     (     )

(3)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     )

(4)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     )

(5)诺曼底登陆后,意大利宣布投降。                             (     )

 

查看答案

1942年,26国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其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各国经济、军事的交流    B. 孤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C. 团结一切力量战胜法西斯国家    D. 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取得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