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其标志分别是

A. 开国大典、“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 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的举行;三大改造的完成,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成社会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土地改革的完成,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写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措施。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近年来,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教唆下,顽固的“藏独”分子利用藏传佛教为其所谓的“西藏独立论”牵强附会地寻找根据,提出一系列与事实相悖的观点。他们仍然抱着“神权政治”不放,把西藏说成是独立的佛教国家,极力追忆从前高高在上的地位,只能表明他们在做白日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该地区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识读历史纪年表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列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回答问题。

(1)回忆a、d两朝的史事,比较二者有何明显的异同之处?

(2)b朝曾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举两例说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c朝的建立者是谁?该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4)e、f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二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成就。

材料三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远航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销往各国,载回东南亚地区的香料、染料、药物及大量供皇室贵族享有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事宜?

(3)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四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

A.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