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的辉煌,95年的艰辛。期间党领导全国人...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的辉煌,95年的艰辛。期间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二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四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论联合政府》

(1)请写出材料一中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南昌起义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次会议确立了谁的领导地位?

(4)材料四中的内容是在哪次大会上通过的?该次大会制定了党的什么路线?

(5)回首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遵义会议 毛泽东 (4)中共七大政治路线 (5)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要放手发动群众,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可知,此内容出自中共七大;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5)开放性题目,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要放手发动群众,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的力量助剿、运粮,可以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的技艺,可以造船制炮,还可以收到永久的利益。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灭太平军,这是第一要务。

材料二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推进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

材料三同盟会誓词……秘密地流传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提出的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从此深入人心。

材料四它高举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当时哪个派别的思想?他们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指什么历史实践?这次“制度变革”的尝试有没有成功?这一历史事件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中国同盟会成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三,写出这一组织的革命理想。孙中山将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什么意思,后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理论。

(4)材料四中的它指什么?高举的两面旗帜又分别是什么?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在内容上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南京下关静海寺谈判时,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动辄扬言开炮攻城,威胁恫吓。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一听到英军要开炮,马上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

材料二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向各国道歉,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材料三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

材料四“全中国都欢喜得发疯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中国人民骄傲地站在战败了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面前,接受了他们无条件的投降。”

(1)材料一中的谈判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

(2)材料二是哪个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在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列举这场战争中的两次著名战役。

(5)通过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他的研创者是:

A. 詹天佑

B. 冯如

C. 竺可桢

D. 侯德榜

 

查看答案

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的人。他的主要成就是(  )

A. 译述《天演论》    B. 率军收复新疆    C. 编著《海国图志》    D. 创办《新青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