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梦想,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追...

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梦想,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一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材料三: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 ,人们的思想犮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问题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少数人觉悟了”领导了哪场重大运动?写出一个“少数人”的代表。这些“少数人”主张“学西洋”的什么?

问题二据材料二,康有为主要是通过哪一事件“变通旧法”?他的“变通旧法”比材料二“学西洋”进步在哪里?

问题三:材料三中“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四:材料四中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化过程有怎样的特点?

 

问题一:洋务运动;奕、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任一个);学西方技术。 问题二: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或君主立宪制)。 问题三:辛亥革命;成功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等;没有成功,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或者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做出判断,并能够说明理由得分,只做判断不给分。) 问题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问题五: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解析】问题一:据材料一“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可以知道,这场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主张学习西方。结合课本可知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由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为代表;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问题二:据材料二“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可以知道,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结合课本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进行变法革新。康有为和梁启超借助皇帝的力量进行变法,说明要保留君主,故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问题三:据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以知道,材料三所说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领导这场“革命”的政党是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更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但因为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致使其不敢公开反对帝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而说辛亥革命又有失败的一面。 问题四:据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可以知道,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民主和科学。 问题五: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不可轻易放过。

——《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漫画“洋人的朝廷”,如下图

——丘逢甲·春愁

材料四: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1):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指什么事件?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对有中国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去年指的是哪一年?这次战争结果怎样?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的漫画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4):田中奏折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世界的野心。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哪两次事变,先后侵占中国东北和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是(  )

A. 研究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B. 参加科举考试

C. 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D. 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查看答案

参考下图:19454月,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延安隆重召开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如何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它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  )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②⑤③①④    D. ⑤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 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  )

A. 解放军战略反攻全面展开    B.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