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二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1)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 (2)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答“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 (3)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日本等列强的侵略。(答“日军侵占”“外国侵略”也可给分) (4)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可知,李鸿章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信息: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依据材料信息: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可知,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日本等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4)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对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抚今追昔,看到我国海军今日之强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110多年前的中国海军以及那场耻辱的黄海大战。

问题:   

(1)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日本为什么发动这次战争?你知道战争名称的由来吗?   

(3)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在这场战争中日军犯下怎样的滔天罪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

时间

报刊总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比例

1895

7

3

43%

1898

47

39

83%

 

材料二 1895年春,梁启超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情愿的公车上书。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问题:   

(1)19世纪晚期,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变法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比较洋务运动和该历史运动在学习西方内容方面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所列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哪一政治派别?请你再列举出这一政治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材料二: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材料三:《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1)材料一中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此事”指废科举,此事发生于哪一年?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