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图片是再现历史的有效载体,小明收集了一组有关南京的图片,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 ...

图片是再现历史的有效载体,小明收集了一组有关南京的图片,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     B.

C.     D.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A项反映的是纪念南京大屠杀;B项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C项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D项反映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由此分析ABD与南京有关,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列图片,我们不难发现跨入20世纪后,悄然之中,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主要原因是

A.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B. 科举制度的继续推行    C. 工业文明的洗礼    D. 军阀割据和混战

 

查看答案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钱玄同在民国六年提出“文学之文,用典(典故)已为下乘;若普通应用之文,尤须老老实实讲话,务期老妪能解。”钱玄同提出的主张与当时社会上正在兴起的主张一致的是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查看答案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的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 国民革命运动    B. 武昌起义爆发    C. 新中国成立    D. 国民党一大召开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歌词

材料二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材料三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

(1)致使材料一中“妈妈”生活如此残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析出现材料二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4)通过此次调查,你对土地改革有哪些感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