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纪念日一般是指某个国家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伟人、先烈等特定的节日,十四年抗战,留给...

纪念日一般是指某个国家为了纪念重大事件、伟人、先烈等特定的节日,十四年抗战,留给我们太多值得纪念的日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1)请介绍材料一中三个纪念日各自纪念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或作用。

材料二  2017年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2)结合图中信息,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设立的?你能从图片中获取哪些与该历史事件的有效信息?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设立以上纪念日的认识?

 

(1) “九一八”纪念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抗战纪念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者达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份; (3)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本题答案为开放性,只要答出其中两方面的基本意思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个纪念日① “九一八”纪念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② “七七”抗战纪念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③“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而设立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份;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者达30万以上。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设立以上纪念日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1)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的“实际行动”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1894年农历甲午年,……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2)张骞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什么?他兴办的实业名称是什么?与材料一中“实际行动”比,这一实业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3) 材料三中“开始学制度”“ 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分别是指哪些运动?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的运动后期,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结合题干和以上材料,请你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过程进行排序?

 

查看答案

谈判桌、签约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些场景定格了一场战争的终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D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结果并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3)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的一所近代新式学堂的部分课程设置情况,据表中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是

时间(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南洋公学    D. 黄埔军校

 

查看答案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A. 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 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 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 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查看答案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出自下列哪一文件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