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启...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 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 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C. 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D. 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是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教育改革,发展农、工、商业等。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戊戌变法开启了民主化先河,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查看答案

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 )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查看答案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查看答案

据表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  )

表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时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