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

材料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李耳

材料四: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

(1)材料一反映了谁的思想?他属于哪个学派?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材料三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

(3)材料四反映了那个学派的思想?他的主张是什么?

 

(1)孔子 儒家 仁 (2)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 环保意识 道家 (3) 法家 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内容的出处《论语》可知,这一内容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了孟子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环保意识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这是道家思想的主张。 (3)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和“韩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材料内容体现了法家学派的思想;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部落首领民众推举,……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尚父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四: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皇帝”。命为制,令为诏。于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又分置县,设令、丞

(1)材料一反应的是原始社会“公天下”部落首领的产生实行哪种制度?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说明夏朝实行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3)材料四的“王是谁?“初并天下”是什么意思?

(4)材料四中反映出“王”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度量衡

C. 建立皇帝制度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

A. 楚汉之争    B. 长平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 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C. 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D.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查看答案

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C.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D. 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