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繁华,结合所学举出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4) 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标志: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2)、表现:南方农业发展速度更快;南方形成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兴手工行业;出现纸币; 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3)、措施: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4)、因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重视水利的兴修;广大老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穿鼻环的牛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2)根据材料二“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可知,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南方农业发展速度更快;南方形成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兴手工行业;出现纸币。上述表现充分说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是;经济重心南移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4)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重视水利的兴修;广大老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一一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调集嫡系军队约30个师准备从河南开入陕甘参加“剿共”。之后,蒋又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并囚禁了陈诚、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大员,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由于实行这一政策,导致了19361212日(材料二)什么事件的发生?事件的组织者分别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4)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抗日。有两位音乐家创作了音乐作品鼓舞抗日,你能说出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和作品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一战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一一《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612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根据材料三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精神感染?

(4)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时务学堂    C. 天津中西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詹天佑一一京张铁路    B. 侯德榜一一侯氏制碱法

C. 林则徐一一《天演论》    D. 魏源一一《海国图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