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A. 邮票发行的时间    B. 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C. 邮票的发行者    D. 周年纪念的时间

 

B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其错误在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确爆发于1917年,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52年正是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苏联建立是在1922年。所以,题干中国家的称谓错误,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指出哪一组数字代表的国家是协约国集团(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交通工具的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缩短了空间距离,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飞机    ②汽船    ③汽车    ④火车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

《老子》(即《道德经》)中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在给《老子》作注时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法:效法,学习)

(1)指出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一思想学派。概括材料中的核心观点

【巧夺天工的古代工程】

为灌溉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今都江堰市,兴修了以防洪为主兼具灌溉、运输功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整个系统自流灌溉,配套严密,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二

(2)据材料指出修建都江堰所体现的理念。再举一例中国古代兴利避害、惠及后世的建筑工程。

【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却悄然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记忆里,而那当中有我们民族的血脉,有我们每个人的根。在这些悄然消逝的文化印记里,有老方言、老职业、老服饰、老工艺、老建筑、老山水、老村镇、老地名、老游戏、老美食、老童谣、老剧种、老用品、老年画……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悄然消逝的主要原因。

【遗产保护的现实思考】

面对日益消逝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印记,学校历史学习小组准备组织一次“我身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印记”实践调查,并要求组员完成调查后,撰写调查报告,择优刊登在校报上。

(4)请你围绕法治、和谐这两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之一,为自己即将进行的调查和后续调查报告的撰写设计一个标题。(要求:先写出所选关键词,再围绕关键词设计标题;标题要切合所选关键词,主题鲜明,准确凝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材料三  洛阳以海纳百川之胸襟接纳八方游客。贸易的发展使许多异域商人常驻洛阳。北魏时期,由于国力强盛,确保了通向西域的交通道路,来自西域的商人骤然激增。他们往来于西域与洛阳之间,不断将西域商品带到洛阳进行交易,又将交换来的中国商品从洛阳带回西域,毫无疑问当时的洛阳成为了世界的国际大都会。

    材料四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进一步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在联系。

(2)比较材料二的图二与图一,说明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的变化。该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曾是哪个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地位。

(4)从材料四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所选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请说出材料一图示所反映的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制度。并指出他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所提的建议。并指出此举对儒家学说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但目的相同,请加以说明。

(4)概括指出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