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1936年10月21目,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四: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件,促使国共两党初步形成了第二次合作?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举一例国共两党除抗日战争之外的其他合作事件?

(4)联系材料四,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两次战役。

 

(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 (3)西安事变;黄埔军校的创立;北伐战争 (4)台儿庄战役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可知,此内容与九一八事变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七七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1936来了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开始了北伐战争; (4)依据所学可知,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守军把日军阻止在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此次战役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在这次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这次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②美军在中途岛对曰军作战

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了,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

A. 194585    B. 1945815

C. 194592    D. 194599

 

查看答案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 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 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查看答案

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查看答案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这次战役(会战)是指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湘西会战

D. 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