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 使中国开始沦...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C.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允许帝国主义派兵保护铁路沿线要地,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侵略者可以随时侵略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A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所以答案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

A. 反荷兰侵略者    B. 反割台斗争    C. 革命派起义    D. 反清政府的斗争

 

查看答案

1842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查看答案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__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__________制度。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官职)。

(5)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20176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没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科技之美】

材料二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请列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品德之美】

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3)由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他们最早使用的纸币是什么?

【艺术之美】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气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据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材料三 

(3)根据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贞观新政促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