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克里米亚(注:克里木)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

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克里米亚(注:克里木)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联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那些实际上为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民族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中的《解放宣言》是在美国什么战争期间颁布的?这一文件的颁布对战争进程有何影响?

(3)材料认为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4)土地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两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两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什么?

 

(1)克里木战争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农奴反抗斗争高涨;部分贵族希望废除农奴制。 (2)美国内战或者美国南北战争;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3)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美国:颁布了《宅地法》俄国: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解析】(1)依据材料的“随着克里米亚(克里木)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可以概括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克里木战争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农奴反抗斗争高涨;部分贵族希望废除农奴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美国内战中颁布《解放黑奴宣言》,使广大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美国林肯政府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l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l861年改革中颁布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四:(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①的名称是:_________;图③的发明者是:_________;

图⑤发明出现的时间是:________年;属于工业革命的成就有:________(填写序号)。

(2)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五,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5)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从人治到法治、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主席“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限制国王的权力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通过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2)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来保护自己的财产?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外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材料二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材料一中“南海一号”可以使用什么来确定航向?这一发明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

(4)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5)一战后形成了什么格局?其实质是什么?

(6)二战后成了什么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7)当今的政治格局是什么?你认为在政治格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8)中国如何应对当今的政治格局?

 

查看答案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 颁布了《法典》    D. 打败反法同盟

 

查看答案

造成下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三角贸易”的推动

C. 内燃机的发明    D. 蒸汽机的应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