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我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双隶制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填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居民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
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1世纪的是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
C.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D. 公元184年,发生黄巾大起义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第一手资料最主要的途径是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史书记载 D. 学者推断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三: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3)材料三图示中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哪些?
材料四: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某改革内容
(4)材料四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它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篇】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期?
【思想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上述言论被收录在哪本著作当中?
【科技篇】
(3)材料三中蔡伦有何突出贡献?贾思勰所著哪一本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