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填先触摸中国的彩...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填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居民

 

D 【解析】根据题干“能够制造彩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时候,是新石器时代的代表,会制造彩陶,ABC都不会制造彩陶,答案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

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1世纪的是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

C.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D. 公元184年,发生黄巾大起义

 

查看答案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第一手资料最主要的途径是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史书记载    D. 学者推断

 

查看答案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三: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3)材料三图示中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哪些?

材料四: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某改革内容

(4)材料四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它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查看答案

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篇】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什么时期?

【思想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上述言论被收录在哪本著作当中?

【科技篇】

(3)材料三中蔡伦有何突出贡献?贾思勰所著哪一本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从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远古人类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图中房子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

【方式二地图学史】

(1)上图反映的是三国鼎立局面,请写出代表的政权分别是什么?哪一次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方式三新闻学史】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龚铭、母曼晔):在清明节(44日)的细雨微风里,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同胞齐聚轩辕殿祭祀广场,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2)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