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 D. 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A.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赵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碑⑤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条交通枢纽的开启有关?该交通枢纽的开启起了怎样的作用?
(2)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此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什么建筑?该建筑的西部到哪儿?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