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 宋教仁被刺 B. 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 宋教仁被刺    B. 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 袁世凯称帝    D. 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是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的起因之一,不符合题意;选项C是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中华帝国,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多方势力讨伐,不符合题意;选项D张勋拥溥仪复辟,发生在1917年6月,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遗嘱内嘱咐曰:‘革命尚未彻底,同志仍需努力。’”下列对“革命尚未彻底”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衰世凯窃取

D. 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

 

查看答案

1920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实业救国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下图杂志是在20世纪初期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曾经影响了代青年人。如果想实地了解这一杂志的创办情况,我们应该去的城市为(   )

A. 上海    B. 南京    C. 北京    D. 武昌

 

查看答案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 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