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B. 为了打击...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B. 为了打击虎门销烟

C. 为了割占香港岛    D. 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在工业革命后为开辟海外市场,企图通过正常的贸易和走私鸦片打开中国市场,均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抵制,为打开中国市场,英国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强行打开中国大门,A项符合题意;B项只是借口,C和D项不是根本目的。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626日,南京市禁毒委在静海寺广场举行了禁毒主题雕像“林则徐像”揭幕仪式,以此弘扬哪一历史事件的斗争精神(    )

A. 虎门销烟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洋务运动    D. 收复新疆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示意图,分析这一时期近代中国探索的特点。                                                                材料二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器,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二,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段历史的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

材料二;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材料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材料一中的“贸易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请说一说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请用所学史实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结果如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是什么?

(3)《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变成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甲午战争的惨败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A.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