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请说出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2)材料一中劳合·乔治为什么说“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请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两例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事件。

 

(1)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理由:和约惩治、宰割了德国;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规定了大量战争赔款;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法西斯德国以此为借口煽动复仇主义情绪;1939年德国挑起战争等。 (3)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事件:诺曼底登陆;《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等。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到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召开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中,英法美操纵了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加以限制,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定了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1921年——1922年又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以本题答案是: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有以下几点: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等。和约严重破坏了德国的独立和完整,加重了德国人民的负担,激起了德国人民的仇视。20年后,1919+20=1939,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突袭波兰,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经历了14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洗涮了百年耻辱。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答案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百万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守东北之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这都是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例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材料一展示的成就是在哪一场运动中出现的?

(2)材料二的法令是在哪一事件中颁布的?

(3)材料三的内容后来被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哪一事件的指导思想?

(4)材料四所指的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5)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共同体现了近代中国怎样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二: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族、外国或外国人)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宋朝政府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并指出当时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基于这样的看法,清朝实行的是怎样的外贸政策?有何严重后果?

 

查看答案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一五计划”的实行    D.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查看答案

下图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图中石油产量的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成果的运用有关

A. 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B. 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C.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D. 电灯泡的发明与使用

 

查看答案

在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例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政体”等。这表明三个国家都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D. 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