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民大革命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有“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20世纪20 年代”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时间上不符合,排除选项A和选项B,国民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合作,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 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

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 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 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查看答案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B.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 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它,牢记它,可以使我们勿国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发生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今年(2017年)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谈谈你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其中,与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个?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维新”中的领袖人物是哪几位?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4)材料二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它的领导人物是那两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