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1)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海军。 (2)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社会进步。 (3)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问题的认识。洋务运动是学习和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还筹建了三支海军,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请求变法的“公车上书”, 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变法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但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国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停留在学习西方的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的不同在于: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运动中废除了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

 

查看答案

为了宣传维新思想,以左宗棠为首的维新派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

 

查看答案

谭嗣同、杨锐、梁启超、康有为、康广仁、刘光第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被后人称为“戊戌六君子”。( )

 

查看答案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查看答案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百日维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