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1)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2分) (2)外交孤立政策(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1分) (3)社会制度不同;(1分)求同存异。(1分)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其它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被迫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由于美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又咄咄逼人,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因此美国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以减轻自身承受的压力。 (2)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外交孤立政策。造成双方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3)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成就的内容。中美两国的不同点表现为: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利益不同,文化需求有差异等。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材料二的观点,正体现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倡议。 (4)本题是一道拓展型的题目,培养的是学生发散思维、分析、综合、概况历史问题的能力等。本题在前三题学生回顾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认识到中美友好相处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分析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即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等,从而让学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一个具体、全面的认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无言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界事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臂章的部队的前身是我国哪支部队?(  )

A. 中国海军部队

B. 中国陆军部队

C. 中国空军部队

D. 中国第二炮兵

 

查看答案

中美作为两个世界的大国,其关系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中美关系正常化最重要的前提是( )

A.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 中美双方互惠互利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查看答案

确定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