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汉初这种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对汉初出现的治世局面的记载,这一治世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这三则材料所记载的汉初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会使社会局势不稳定,威胁到汉朝的统治。(2)“文景之治”。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在统治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并以身作则。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3)只有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德化民”,勤俭治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材料描述的是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的情形,根据所学可知,其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导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第二小问,如果不解决必然会导致社会局势不稳定,从而威胁到汉朝的统治。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汉初的治世局面是“文景之治”;第二小问,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原因是,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 (3)通过休养生息政策的持续推行和具体政策及其作用可知,作为统治者应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德化民”,勤俭治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点睛: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不同社会局面出现的原因,通过对休养生息具体政策的分析,得出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高祖建立西汉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 巩固关中根据地

B. 巩固新的王朝

C. 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D. 巩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

①注重农业生产②轻徭薄赋③“以德化民”

④盐铁官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凝固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从下面这幅《汉墓出土陪葬陶制牛车》的文物图片中,我们能提炼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

A.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B. 西汉初年牛车普及

C. 当时交通不便

D. 牛力量大,适宜拉车

 

查看答案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是《汉书·食货志》描写的汉景帝后期西汉的社会状况。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

A. 汉文帝、汉景帝提倡节俭治国

B.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汉文帝、汉景帝重视“以德化民”

D. 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

 

查看答案

“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下列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实行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B. 汉高祖实行的政策,在汉高祖死后废止

C. 主要措施是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免除徭役等

D. 实行的结果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