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 ( ) A. 英法联军 B...

由美国人华尔组织的,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动势力是   

A. 英法联军    B. 洋枪队    C. 八国联军    D. 湘军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法联军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反动势力,美国人华尔不可能组织英法联军来镇压天平天国运动,A项排除; 1860后天平军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B项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他们参与镇压的是义和团运动,且也与华尔无关,C项排除;湘军是汉族地主武装,领袖是曾国藩,D项排除;故选B。 点睛:解题时注意分析选项中的反动势力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华尔的关系,通过排除法完成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主要目的是( )

A. 宣传西方的基督教教义

B. 为中国农民追求平等自由

C. 推翻清朝统治

D. 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查看答案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创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

材料二: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举起反抗的旗帜。

材料三: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国祚共十五年。遥想当年“秦王扫六合”是何等的威风,可短短历经二世十几年即亡……

(1)材料一中秦朝人口与每年征调服役的人数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这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

(2)材料二中的“领队人”是哪两个人?材料二描写的这次农民起义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

(3)有人说:“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就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此你怎么看?

(4)材料三中秦朝灭亡发生在哪一年?遥想当年“秦王扫六合”是何等的威风,可短短历经二世十几年即亡,对此,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 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 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