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观察上表的数字可知,相比于1950年,1954年贫农、中农的土地占有比重大幅度提高,富农、地主的土地占有比重大幅度下降,这是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结果。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包产到户”的实施发生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把土地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查看答案

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是:(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②农民翻了身,成了国家的主人  

消灭了地主阶级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巩固了新生政权

B.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查看答案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名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改造  ②李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