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史实是指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 女娲补天 B...

史实是指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 女娲补天    B. 涿鹿之战    C. 大禹治水    D. 牧野之战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虽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女娲补天、逐鹿之战、大禹治水都属于神话传说,没有文字记录,无法考证其真伪。而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史称“武王伐纣”,有甲骨文记录,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兴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人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却几次迁都。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的国王是(  )

A. 商汤    B. 盘庚    C. 伊尹    D. 武丁

 

查看答案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材料二 唱红歌——重温激昂的岁月: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节选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哪几个重大历史事件?

(2)《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华儿女浴血杀敌保卫祖国的斗志。在华北危急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共两党做出怎样进行抗日的决定,取得怎样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

战场

目的

战役

指挥者

意义

正面战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敌后战场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歪曲侵华历史,宣传中日历次战争责任都在中国,大肆煽动对中国的仇恨。作为当代中学生,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材料二 “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大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日本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请回答:

(1)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架”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查看答案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

(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