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

A. 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 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 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史实,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这是经济方面的,故答案是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则材料反映出:(  

A.土地公有制建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查看答案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查看答案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查看答案

历史不容忘却。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四大洲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亿人被卷入战火,军民共伤亡1亿多人,财产损失无法估算。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兵燹(音:xiǎn,战乱)之灾。由于战争的空前残酷,20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作“极端的年代”。它“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作“绞肉机”的是哪一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的文件是什么?哪次战役被称作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2月,在哪次会议中做出成立联合国的决定?二战后,美国实行了冷战政策,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请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

八年级某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四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 “共和之路”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4)举两例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5)纵观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的历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