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 ) A. 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   )

A. 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 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C.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    D. 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的总原则;规定人民的权利和国民的义务;《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虽是《共同纲领》的内容,但不是作为临时宪法的主要原因;C项不属于《共同纲领》的内容。由此分析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词“主要原因”,《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渡江战役的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查看答案

材料:中国近代化进程(1840——1919年)。

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历史的长河中有前进也有倒退,在不断的徘徊前进中,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

【历史的前进】

材料一:隋唐时期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民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突破性进展”在制度革新上的表现有哪些?

【历史的探索】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周尚文《苏联兴亡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的转变指什么?这样的转变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中“他”是谁?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述的“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查看答案

重大事件深刻影响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申报》刊云:“新众院昨以全体名义电外使谓山东问题近日消息不佳,务坚持勿退让。”刘参议员也表示:“所述日本要求于合约内专列一条将青岛问题由德国交由日本自由处理,此事在我国坚持到底断难承认。如果加入此条,我国当然不能签字”

——江铁《从<申报>看巴黎和会期间中国政府解决山东问题的态度》

(1)材料一所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由此引发的我国历史上一次爱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述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3)材料二中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民主、平等、和谐、法制。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伯里克利时期地主阶级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

错误: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发的《人权宣言》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3)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4)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

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