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沈既济对当时盛行的某种制度的描述,唐代统治者热衷于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 促进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开创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B. 控制人才,控制选官权力,巩固统治

C. 公平选拔人才,扩大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扼制世族官僚的营私舞弊

D. 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唐朝科举制度的目的的分析。根据材料的描述“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可知这是中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AB项是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D项是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骞开通西域之后,这条贯穿中西贸易的交通线路打通了。在张骞时代,这条贸易通道上转运的物品包括(  

①丝绸       ②蔡侯纸     ③罗盘针    ④印刷品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关键步骤是(    )

A. 兴太学    B. 铸五铢钱

C. 颁布“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它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焚书坑儒

C. 统一文字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三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五  截止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

(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日没有加入亚投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  1978—2013年海峡两岸贸易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材料五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联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1)材料一中提到的“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它是由谁首创的?

(2)根据材料二内容,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3)材料三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竞割台湾去”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国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

(4)材料四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