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__________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1)契丹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改国号为“辽”。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根据材料评价澶渊之盟,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______是今天的何处?______

(2)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何处?                             当时主要盛产什么粮食作物?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                 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                 他开通这项工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此河以哪儿为中心?              

(2)图二中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_______

(3)图三中历史人物在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         。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                       

(4)这三位人物中哪一位被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向西和向东的路线分别反映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2)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              。此路是那个朝代开通的。      

(3)试举出唐朝与A地区建立联系的两次和亲事件                      

(4)请你为这幅地图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查看答案

我国第一个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

A. 新疆    B. 蒙古    C. 西藏    D. 台湾

 

查看答案

在史学界,都普遍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反映在政治上是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其主要表现是 (  )

A. 土族政治终结    B. 行政权的集中    C. 科举制的发展    D. 文官制度的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