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改革开放初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1966年到1976年,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秩序陷入全面内乱之中。政局动荡,学生们停课搞串联,工人们也闹革命。故题文口号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文革是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大跃进”运动

C. “一五计划”的实行    D. 对外开放的实行

 

查看答案

外交环境的开启离不开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是他们影响甚至改变了世界,被人永远铭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有何共同的历史影响?它们表明西汉与明初政府采取了何种对外政策?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972年,尼克松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周恩来的哪一倡议“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什么?

材料三:

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

——《顾维钧回忆录》

(3)材料中“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指什么?

材料四: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讲话,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

——摘自北师大九年级教材下

(4)材料中的“经济合作计划”被称作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行经济援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与回答,针对美国在韩国布置萨德导弹事件,你向外交部长有怎样的理性建议?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29日英国政府正式向欧洲理事会递交脱欧通知函,并表示将展开启动有序脱欧程序。今后的一段的时间,欧洲的格局将发生悄悄的变化。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领先欧洲]

材料一:“确定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摘自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相关内容的变为现实后英国逐步建立起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傲视欧洲]

材料二:

时间

人物

国家

成就

1687年

英国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82 年

瓦特

英国

1825 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2)在长达近两个世纪的时间,英国在科技方面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

[委身欧洲]

材料三: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3)英法俄三国最终结成了哪一军事集团?结合材料归纳这三国结成军事集团的主要目的。

[融入欧洲]

材料四:欧洲共同体成立后,一开始英国并没有加入。但随着冷战加剧,英国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

(4)依据材料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5)从“光荣孤立”到加入欧盟再到启动脱欧,英国与欧洲大陆分分合合。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与建设的征程中不断探索,实现了一次次伟大转变,引领中国走向独立与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1)材料中“这个伟大的事件”指什么?它的发生标志着国共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2)材料中的毛泽东“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3)这里的“战略转移”指哪一历史事件?哪次历史会议的召开引领这场“战略转移”最

终走向胜利?

材料四: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4)材料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

材料五: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依据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的内容。

(6)综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光辉历史,你对中国共产党有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先进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出现总会引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这与中央两会提出的依靠创新推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不谋而合。回望历史,处处留下了这样的痕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纷纷变法,引发了一次变革的浪潮。

——摘自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四中的“它们”指什么?材料认为“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社会的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宋代造船技术在当时领先世界,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合理、装饰华美,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大大推动了商业与对外贸易发展。贸易范围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2)南宋时期,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代的造船技术与指南针的外传也对欧洲步入近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

(3)上述图片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写照?这一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转型?

(4)先进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出现给社会面貌与社会阶级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请以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