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以保护使馆为由,强迫清政府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帝国主义各国留兵驻守。因此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查看答案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

A“麻沸散”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查看答案

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 张骞通西域    B. 商鞅变法    C. 秦兴修灵渠    D. 百家争鸣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 缓和社会矛盾    D. 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