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十三州议会一致通过的宣言。在人类事务发展的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同另一个民族的联系,并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旨意,以独立平等的身份立于世界列国之林时,出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驱使他们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了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美国《独立宣言》的理念和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材料二 辛亥革命大事记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       清朝宣统皇帝下诏,宣布退位

1912年3月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简述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作用?

(4)西汉“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何在?材料三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请谈谈你的看法。

 

(1)理念:自由、民主、平等;原则: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2)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等。 (3)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或由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政企分开到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但是必须体现在变化上面 ) 。 (4)有利于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强化国际合作和分工;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等。(答出上述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就可以) 【解析】(1)根据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宣言》的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根据材料一“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宪法的原则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生的变化是: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作用是: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是有利于东西方经济的交流;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强化国际合作和分工;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等。(答出上述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就可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属于             学派的。从材料中看出这一学派的核心思想是               。这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                      的活跃局面。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波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运动?为什么说这场运动“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材料三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下边材料)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变法”主张?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下表为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应用所需要的时间,这最能说明(    )

A. 科研领域不断扩展

B. 科技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C. 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D. 二战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莫斯科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打败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 七七事变——二战的开端    D.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B.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C. 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 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下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B.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C. 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