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前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1)一举灭亡陈朝,结束分裂,使南北重归统一的皇帝是?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皇帝是?
2)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唐朝通过哪种方式加强与西藏的联系?并举例说明。

(3)西藏正式称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是在元朝时期。当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的军政事务?

(4)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对此你有何感想?

 

(1)隋文帝;赵匡胤(宋太祖) (2)和亲;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3)宣政院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汉藏交往和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年号开皇。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中国又一次实现了南北统一。由此可知,一举灭亡陈朝,结束分裂,使南北重归统一的皇帝隋文帝;960年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他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 (2)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唐朝通过和亲加强与西藏的联系;例如: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置了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政事务,西藏正式称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汉藏交往和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一一唐太宗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一一杜甫《忆昔》

材料三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选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1)唐太宗所自诩的“英雄入吾彀中”是靠唐朝的哪一种制度保证的?该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一中的局面?

(4)综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材料一:

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哪一行业的生产情况?

(2)比较材料二、三,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大运河的四段中的A、C两段名称: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从走向上看,隋朝大运河有何重要特点?

 

查看答案

在《辽、北宋形势图》中方框里填出并立的两个政权英文代号。

A 、辽  B、北宋

 

查看答案

盛世名称

出现朝代

当政皇帝

形成的重要原因

开皇之治

隋朝

隋文帝

实现统一,锐意改革,重视人才,发展农业。

贞观之治

唐朝

唐太宗

政治安定,选用良吏,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

开元盛世

 

唐朝

唐玄宗

政治稳定,贞观之治奠定基础,玄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经济发展。

 

读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是从表中得出的划 A,违背表中意思的划 B,没有涉及到的划C.

(1)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

(2)开元盛世,表明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

(3)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是由于武则天选用良吏,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  )

(4)隋唐时期出现三次盛世局面。(  )

(5)封建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治安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