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有关;B项与1953年通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有关;C项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国家统一政策有关。故ABC项与题意不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由于急于求成,1958年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导致左倾错误泛滥开来。故本题应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查看答案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下图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C.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查看答案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A.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决定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查看答案

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    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参加农业合作社

C. 成立人民公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