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D 【解析】A项分封制属于地方政治制度,不属于行政管理;B项中央集权制与“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与题意不符;D项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制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哪些史实有关(    )

A. 与汉族贵族联姻    B. 学习汉族的礼法

C. 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D.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查看答案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一农民的邻居偷了一头牛,要被罚为奴婢。这位农民为了不受牵连,最好的做法应该是(    )

A. 努力生产粮食    B. 参军获嘉奖    C. 去政府告发邻居    D. 经商致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1938年9月的广播演说  

材料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对英国让人民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绝不投降”

材料三: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请回答:

l)材料一中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各指哪个国家?

(2)张伯伦为了不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是如何对待“强大邻邦”和“小国”的?后果如何?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英国政府对外政策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对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有何重要意义?

(4)材料三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根据材料一指出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919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          图二  1945年参加会议的“三巨头”

材料二:杜鲁门国会演讲中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  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

材料三:“在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材料四:2015年12月14日,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发表讲话称,美国领导的联军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10万人丧生。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争。

——来自“新华网”报道

(1)材料一两幅图分别指的是哪两次国际会议?图一所示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2)材料二中杜鲁门的演讲有什么标志意义?美国为“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归纳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举出两例)。

(5)当今时代,要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