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 B...

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整顿经济秩序    D. 三大改造

 

C 【解析】A项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在对外方面采取的军事措施,不是“ 经济上的胜利”,排除A;B项土地改革主要是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也不符合题意“ 经济上的胜利”,排除B;C项整顿经济秩序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题意;D项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整顿经济秩序的意义,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新中国成立后,从各个方面对新政权进行了巩固,主要事件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整顿经济秩序、三大改造等,理解这四个事件的意义即可解答类似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解放的战争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查看答案

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 周恩来    B. 朱德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查看答案

诗歌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武装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哪个革命根据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红军不怕远征难”“难”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在哪个地区胜利会师?

(3)“远征”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4)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推翻的反动政权是哪一年成立的?这个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该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是直接受到哪次侵华战争的影响?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败于日本”的主要原因。甲午战败与材料一“运动”之间有何关系?

(3)“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甲午败于日本”与“变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4)材料三体现了谁的思想?他对于欧美物质文明采取怎样的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840年以来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什么?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什么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材料二中的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4)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