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下边这幅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的...

材料一  下边这幅油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1)结合材料一,给这幅油画命名。你如何理解这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据材料二回答,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四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3)材料三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 “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4)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6)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结果: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或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原因: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朝两国军民的并肩作战;中朝两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符合题意即可)。 (3)消极作用: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目的:解放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或,巩固新政权)(答出其中2点即可) (5)变化:由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说明: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图片是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材料二的图片信息来看,抗美援朝的结果是: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朝两国军民的并肩作战;中朝两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从材料三的“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可以概括出材料三中“原来的土地制度”的消极作用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4)从材料三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巩固新政权。 (5)从材料三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由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材料四的“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的数据变化说明: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青藏铁路    D.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查看答案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刘少奇含冤致死         B.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二月逆流 ”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查看答案

在三大改造中,实现了和平过渡,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公私合营    D. 赎买政策

 

查看答案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

一五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

大跃进运动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开国大典    C. 第一届全国人大    D. 政治协商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