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举出两例)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设立的最早、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在哪里?

 

《南京条约》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深圳,海南。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1842年,英国” 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这是鸦片战争中国失败,被迫于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 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参加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根据材料二中“20世纪70年代” 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日本着国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随后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然后,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并且发展成最大的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现在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A.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C.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D.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

 

查看答案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863”计划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查看答案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

A. 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 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 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德国《汉诺威汇报》曾就我国70年代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发表评论: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指(  )

A.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 “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C. “神舟5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D.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