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唐太宗的三则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

阅读唐太宗的三则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速,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攀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数耳,若兵戈屡动,土水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

材料三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煸万绪,颓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四则材料均摘自《贞观政要》

(1)唐太宗发表材料一言论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3)阅读材料三,唐太宗为了避免“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任用了哪几个名臣?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做一名封建明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指出两点。

 

(1)告诫自己和众臣,要吸取秦隋灭亡的教训,避免骄奢淫逸而招致衰亡. (2)民本思想,要以农为本,休养生息. (3)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4)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要善于纳谏,知人善用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有关内容。分析三则材料可知,唐太宗认识到秦始皇和隋炀帝灭国的原因,他发表材料一言论的目的是告诫自己和众臣,要吸取秦隋灭亡的教训,避免骄奢淫逸而招致衰亡。 (2)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二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和国以人为本”反映了唐太宗看到民众力量的强大,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要以农为本,休养生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人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作宰相,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要分析材料,综合考虑。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要善于纳谏,重用人才等。 点睛: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太宗的有关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时知人善用,人才辈出,如人称“房谋杜断”中的____

 

查看答案

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将领是__,他领导的“岳家军”英勇善战,在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查看答案

__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__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查看答案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__(写古称);南至__(写古称),全长两千多公里.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著名的有贞观年间的__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取经;唐玄宗时期的高僧__应邀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