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来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五四运动90周年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近代化探索中A、B、C、D四处对应事件的名称。(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其“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军阀卖国行径”的口号。依据材料三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由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可知,19世纪60-90年代的是洋务运动、1898年是戊戌变法、1911年是辛亥革命1915年是新文化运动。 (3)由五四运动90周年讲话,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可知,最能体现其“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封建军阀卖国行径”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突出“爱国主义”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日人民网推出“中国高校影响力排行榜”,北京大学名列榜首。它的前身是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  )

A. 京师大学堂    B. 经世学堂    C. 时务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查看答案

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的人。他的主要成就是(  )

A. 译述《天演论》    B. 率军收复新疆    C. 编著《海国图志》    D. 创办《新青年》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

A. 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    B. 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查看答案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因为(  )

A. 解放战争打响了    B.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 决战开始了    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