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

材料二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 949

 

 

(2)依据材料二,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依据材料三,导致我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1)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4)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图片进行分析,图一是西藏和平解放,图二是抗美援朝,图三是土地改革,三个事件都巩固了人民政权。 (2)由材料二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落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连印度也不如。为此,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根据题文中的数据可知,1957年至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实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造成1959至1961年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     )

A.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B. 真理标准

C. 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查看答案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查看答案

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