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未来的战略重点在亚太,亚太地区又成为大国角逐的重...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未来的战略重点在亚太,亚太地区又成为大国角逐的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安排”。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决定占领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诸国,以夺取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并控制主要交通线。当时美国是日本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大障碍。

——《世界历史》

材料三:随着美苏主导下的冷战不断加剧,美苏在亚太和远东地区的争夺也愈发激烈。新中国的成立使亚洲形势发生了巨变。美国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改变了其对日政策,由占领初期的遏制转变为扶植……

——石善涛《中苏同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日政策》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主要是在哪两个国家之间?这次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给中国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了扫除材料二中所述“障碍”,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这一事件发生后,美国方面作出了什么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苏联对日宣战是履行在哪一会议的承诺?

 

(3)据材料三说明二战后美国“改变其对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联系美国在中国南海频频

挑起事端,在朝鲜半岛针对中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和即将上台的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叫嚣贸易保护主义,分析世界“和平、发展”的主题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认为影响“和平发展”主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4)作为生活在亚太地区的人民,该如何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请你向国际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国家:美国和日本;后果: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军事行动: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的应对: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会议:雅尔塔会议。 (3)目的:遏制苏联和中国。没有。不利因素:美国霸权主义,日本军国主义,全球恐怖势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有利因素: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爱好和平力量的日渐强大,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等。 (4)建议:加强亚太各国的合作,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沟通;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巴黎和会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会上签订了《九国公约》,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根据题文“日本决定占领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诸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1941年12月发动了珍珠港事件,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扩大到世界规模。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对日宣战。 (3)根据题文“美国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改变了其对日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按照最初的设想,美国要对日本实行限制和削弱政策,以达到永久控制的目的。但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强大,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引起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仇视和恐慌。为阻止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展,美国迅速改变了对日政策,扶日反共。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所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题文中的“美国在中国南海频频挑起事端,在朝鲜半岛针对中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和即将上台的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叫嚣贸易保护主义”都是局部动荡的表现,不影响总体的稳定。影响和平发展的不利因素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全球恐怖势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有利因素有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爱好和平力量的日渐强大、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等。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加强亚太各国的合作,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沟通;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材料二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三 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和军事应用等领域。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请写出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2)材料二提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什么为标志?

 

 

(3)综上所述,三次工业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一顶礼帽、一撮胡须、一条肥大的裤子、一根手杖、一双特大号的破皮鞋,再加上独特的走路姿势……这一银幕形象会出现在                                     (   )

A. 《乱世佳人》    B. 《摩登时代》    C. 《泰坦尼克号》    D. 《阿凡达》

 

查看答案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

A. 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B. 高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

C.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D.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非洲逐渐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C.阿尔及利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查看答案

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中敌、我、友界限变得比较模糊,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冷战逻辑逐渐失效.下列表述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 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    B. 各国之间政治分歧已经消失

C. 多极化国际格局形成        D. 竞争合作、妥协共处趋势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