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大批的城镇学生参加了“红卫兵”,①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把刘少奇等看成是“走资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②符合题意;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上山下乡”运动的浪潮,③符合题意;“两个凡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中央国家领导人坚持的思想,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通过一些流行语,来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相关史实,属于识记层面的要求,记忆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实,如,红卫兵造反,打倒走资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即可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A.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 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1955年、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解放后_________(  )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

年份

1949

1953

1954

1955

1956

产量(亿吨)

1.13

1.66

1.69

1.83

1.92

 

 

A.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 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

一五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

大跃进运动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