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玄宗开元(715-741)年间,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重视 农业生产;限制土地兼并;重视文化教育和发展。这些措施是的开元年间的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 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 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 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查看答案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

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 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 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查看答案

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 派张骞出使西域    B. 设置“十三州部”    C. 颁布“推恩令”    D. 反击匈奴

 

查看答案

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   )

A.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开创科举,选官取士    D. 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